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4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685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3524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ayment by results is a relatively new way of giving development aid, where a recipient's performance against pre‐agreed measures determines the amount of aid they receive. Advocates for the mechanism argue it provides donors with both a ready justification for maintaining aid budgets and better results through innovation and autonomy. It has proved popular, with most bilateral aid donors having at least experimented with the mechanism and the variety of measures stretching from individual health workers being paid for each procedure, to national governments being paid for students' test scores.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a robust assessment of whether Payment By Results (PbR) achieves its aims for greater effectiveness. I synthesize the evidence from eight projects fully or partially funded by DFID, the recognized world leader on PbR. This represents the best evidence currently available, and is critically analysed using the lead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breaks each agreement into its constituent parts. I find no evidence that PbR leads to fundamentally more innovation or autonomy, with the overall range of success and failure broadly similar to other aid projects. This may partly be due to the current use of Payment by Results, with no readily identifiable examples of projects that truly meet the idealized PbR designs. Advocates of PbR may thus conclude the idea is yet to be tested. I argue PbR does not deal with the fundamental constraints that donors face, and so it is unsurprising that PbR is subject to the normal pressures that affect all aid spending.  相似文献   
2.
"以儒诠经"是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辑录与解读"以儒诠经"文本中伊斯兰教中国化义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界眼中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以儒诠经"文本对伊斯兰教中国化应包含的内容、如何践行伊斯兰教中国化提出了若干真知灼见,许多见解与当今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若干内容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Screen images of old lesbians combine modes of representing female gender, lesbian sexuality, and old age, all of which contain layers of otherness within a hetero-patriarchal and youth-centered society. Analyzing a range of films, from independent to mainstream cinem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ghosted lesbian paradigm intersects with narratives of aging as decline in representations of lesbian characters who are over the age of sixty. The spectral matters of illness, death, mourning, and widowhood inevitably culminate in an unhappy ending. Removed from a lesbian community context,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vanishes and the old lesbian emerges as the cultural other.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在重大行政决策领域的应用,属于技术理性与决策规则的有机融合。凭借信息来源与技术革新,大数据可赋予传统决策向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大数据的应用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始终,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多类事项中所发挥的实践优势较为明显,能够推动决策的高效化、提升决策的精准度、增强决策机关之间的联动。然而,大数据应用可能会引发决策安全的隐忧、个人数据存在的空间被挤压以及决策失误的责任承担等难题。对前述问题提出对策的过程,实乃数据治理向治理数据的转变,此阶段不能欠缺法律法规的引导,应尝试从决策数据安全体系的法治保障、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决策责任追究机制的科学建构等层面去推动大数据应用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流行文化将受众建构成"媒介真实"里各种可能的关系主体与利益主体,影响其生活观念、身份认知、社会态度、实践行为、社群关系和共享信仰,带来受众意识形态认知被代理、社会共同体关系与意识形态实践秩序被解构、信仰取向异化、社会共同基础弱化等潜在问题与风险。以"良善意志"参照系建构、"实用美德"建设、"主体间关系"平衡等显性操作,强化新媒体文化中意识形态共识的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突破意识形态问题的惯常认知心理框架与隐性线路,妥善消解其潜在的矛盾与风险,亦可为新时代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与治理提供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网购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网评使用习惯及其在网评奖励效果作用下对网络评论效用发挥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网评使用习惯和网评奖励效果都对网评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网评使用习惯的影响力大于网评奖励效果。同时,网评奖励效果对网评使用习惯与网评效应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它削弱了消费者网评使用习惯对网评效应的影响;但消费者的网评使用习惯不通过网站的网评奖励效果对网评效应发挥作用,网评奖励效果不具有中介作用。可见,在网评使用习惯、网评奖励效果和网评效应三者关系中,网评使用习惯是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它并不通过网评奖励效果发挥作用,并且由于网评奖励效果的加入,反而削弱了网评使用习惯对网评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对于网评奖励政策的效果,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应一味夸大。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战略是对高等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重点大学建设较为固化的生态格局,将极大解放和发展高等教育生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部省合建”政策是中国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双一流”战略在特定范围的延伸。“部省合建”高校作为中西部高等院校排头兵、区域高等教育先行者,在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战略引领下,“部省合建”高校应认真分析自身现状,抓住发展机遇,明确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以及国家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9.
雷炳炎 《北方论丛》2005,(5):99-104
清代的世职承袭自天聪以降,一直存在着世袭罔替和按次承袭两种选择方式,清初决定两种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天聪五年的功臣袭职例,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清初按次承袭的混乱,顺治年间虽有统一规定,但承袭方式不同的特色仍得以延续.承袭人的择取不似承袭方式混乱,却也经过了前后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私法的传统理论,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只能是国内法.但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日益发展,国际贸易惯例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非国内法的国际贸易惯例能否成为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便成为国际私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在解析国际贸易惯例的基础上,对当事人是否可以选择国际贸易惯例作为准据法,从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及国际贸易惯例的完善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以各国的实践为佐证,分析了国际贸易惯例可以作为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